。
终于手机再次传出声音:“乔喻,你这就是在瞎说了吧?”
“瞎说?怎么可能啊,师爷爷?我来那天田导跟我聊了半小时,二十分钟都在讲当年您做出的那些成果跟成就,尤其是您对ricci曲率的操作,简直是出神入化。当时除了您谁还能想到分析这些流形上的曲率,就能描述空间的弯曲情况啊!
而且田导还说他当时研究凯勒-爱因斯坦度量存在性问题,全靠的都是您教给他的那些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技巧,尤其是利用ricci流方程的技巧去处理非线性项。
这才让他能找到流的演化过程中保持解的光滑性,同时还能避免奇点的形成。田导还说,您教给他的那一套方法,在当时是极具创造性且极为先进的,是独一无二的,您获得菲尔兹奖没有半点取巧的成分。
对了,导师还跟我说,不管别人怎么看,他最重要的成果都离不开您那段时间给他的帮助跟教导。真的,我简直太崇拜您了!咦?不对啊,师爷爷,您怎么会认为我在瞎说呢?难道当年这些不都是您教给我老师的吗?”
对面又沉默了,薛松也沉默了。
相应的乔喻论文也翻的更快了,真就是全神贯注的翻阅……
薛松此时思绪已经飘远,他开始有点怀疑过些日子华夏数学界可能会出什么历史性的大事件。比如世纪大和解什么的,嗯,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他大概也算亲历人之一吧?
事实证明,一个心智超级成熟的十五岁孩子,是真特么会哄老人家开心啊……
他竟然能想到打电话之前先翻论文这种操作,乔喻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他不知道对面的老人此时是怎么想的,反正换了他的话,曾经的弟子认不认已经无所谓了,但这个徒孙他必须得认下来。
……
华清,老人拿着电话,是真半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虽然本能的还有许多怀疑,但乔喻能一口气说出他当年的得意之作,而且还不是网络上最容易查到的那番成就,且语气真诚,毫无卡顿,甚至还有细节,细细琢磨,的确不像编的。
再考虑到这孩子只有十五岁,从刚刚兰老师口述中也不难听得出,乔喻只是个在逆境中挣扎努力的少年天才,应该不会这么睁着眼睛乱说才对。
而且从他跟兰杰挂断电话,到乔喻打给他,总共也就十分钟时间,考虑到铁一中那边的老师联系乔喻,双方沟通还要花些时间,就算想编瞎话,也没那个时间准备那么多吧?
这让他不自禁的觉得这大概是真的,他那个不肖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