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时候会帮你打声招呼,不过你请教其他教授的时候,要谦虚些,恭敬些,明白吗?大家可都是无偿为你答疑。”
乔喻立刻点头保证道:“放心吧,田导儿,这个我懂,不瞒您说,其实我最有礼貌了。”
田言真又交代了句:“记得就好,下午你还是先别看舒尔茨的论文了,把罗伯特教授近五年的论文下载两篇大概看看,其中一些东西你应该已经接触过,能帮助你了解明天他大概会讲些什么东西。
这既是让你珍惜参加这类讲座的机会,也是对特别邀请来的讲座教授致以最基础的敬意,更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不止是这次,以后其他你感兴趣的讲座,也要习惯这样做。”
“明白,这次我一定记得,下午保证会看那位教授的论文。”乔喻立刻说道。
两人对话的功夫,薛松也已经把乔喻这道题跟解答过程大概浏览了一遍。
心情很复杂。
彼得·舒尔茨这篇早期的论文,他也是看过的。
那个时候他还在普林斯顿。
说实话,这玩意对当时的薛松来说,明显还是太过高端了。好吧,其实对现在的他来说,同样如此。
完备空间是定义在 p-进数体上的几何对象。而p-进数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抽象且复杂的数学系统,与直觉上的实数或复数体系完全不同。
更可怕的是,这套理论还结合了代数几何和拓扑学等多个分支。
这就已经不是简单的几何对象的研究了,还需要能理解几何对象的代数结构跟它在不同数域中的行为。
如果说以上这些难点都能克服的话,那么完备空间中涉及到的倾斜理论,就真的让人挠头。这种思想通过引入一种新的代数几何视角,把一个p-进的完备体与特征p的完美体关联起来。
但这个关联非常抽象,且涉及代数闭包、整闭包等极为抽象的数学技术……
换言之,这套理论就不能借助已有的数学框架来理解,想要理解彼得·舒尔茨的想法需要在脑子里建立一套全新的数学体系。
乔喻昨天才下载了一篇这方面的论文随便看了看,今天似乎就已经能理解了?!
这难道就是基础不好的优势?不对,如果基础不好,这种论文应该根本看不懂才对。
讲真,薛松觉得很难理解乔喻到底是通过一种什么方式,理解彼得·舒尔茨创造出的那些概念。
刚刚田言真说的那些话,薛松其实也听见了,但他却提不出什么反对意见,只是默默的把乔喻的稿纸放回到桌面。
这大概就属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