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累计等等问题。
这显然是乔喻无法接受的。
他的理论肯定是没问题的,不然量子模拟计算机都造不出来。
……
回程的时候,乔喻把郑泽峰、张孝礼、罗奇勋跟胡星遥三位教授叫到了一辆车上。
三年前,项目组核心人员在获得一些成绩之后,关系就已经从各自单位调到了燕北大学这边。还都顶着高层次人才的名头。
之后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更是专门给项目组准备了两层楼作为日常跟办公的地点。
自从两个项目进入正轨之后,除了内部的会议外,经常有下面实验室的要来开会。
大都是技术性的会议。虽然每次会议时间都不长,但非常频繁。
主要是两个项目对接的各个研究单位太多了。高校的,研究机构的,企业单位的。项目组平均每个人都要对接十几、二十家单位。
日常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而且大家都经常要出差。
理论上没问题的东西真的丢到下面实验室去实现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些能远程解决,解决不了的,就会集中起来开会,或者相关负责人亲自去一线处理。
所以乔喻其实说得也没错。真要论起这几年的忙碌程度,乔喻真比不上这些教授们。但相对来说他的工作肯定更为重要。
毕竟最终所有问题都在每周的组会上汇总到他这边。
虽然不需要他去研究细节,但得给出一个大的解决方向。
今天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乔喻把一个搞数学理论的,一个搞量子理论的,跟负责算法工程的教授叫到一起,基本上就相当于一次小型会议了。
“情况刚才会议上都说了,也不是我着急要做点什么,关键是量子模拟联盟这边肯定很急。这几年,四十多家公司陆续也已经砸了三千多亿进去。
现在我们的天基拒止项目一期工程都已经通过验收了。量子模拟计算机还不能上市,的确说不过去。
所以我的想法是,这几个月我们抓紧时间做技术攻关,争取把算法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国庆献礼已经成功了,争取在元旦前,再给大家一个献礼。
所以今天咱们好好聊聊,争取把现在的问题都捋顺了,接下来你们也好做事。王教授,你先说说近期实验室的反馈吧。”
坐在宽敞的商务车上,乔喻直接开始了这次小会。
项目组其他人的工作都是做一些优化就行了,但他们的工作很重要。
目前的工程样机,如果只是当成普通的电脑使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