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的够卷了,也开始牺牲周末时间学习,但那些基础的数论,真不是那么好掌握的。
甚至许多人觉得这些基础数学太深奥了,就不该让他们来,而是应该派那些专门搞数学的来才对。
理论指导实践从道理上的确是没毛病,问题是理论太难学了。偏偏又有很多急功近利的人,恨不得他们马上就能把东西吃透,然后把应用做出来……
结果自然就是大家都很难熬。对于这些国外来学习的科学家来说,他们没法诟病华夏这边,毕竟大家都一样的。
所以就只能诟病国内那些恨不得每周都要询问的那些公司大佬们了。
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就不能尊重一下科学的客观规律?
如果这些理论这么容易就能学会了,乔喻凭什么被学术界称之为千年难得一遇的数学天才?凭什么十七岁拿到菲尔兹奖?
当然这些人中也有些有各种小心思的,甚至还有些人本就带着特殊使命。
但很可惜,他们哪怕想从项目组的教授里套些有用的消息出来也很难。
原因也很简单,整个团队每个人的任务目标都很具体。各自负责各自的一摊事情。
他们也只负责理论方面的研究,具体量子模拟计算实现的进度,都是那些企业的实验室完成,具体数据他们根本接触不到。
所以关于量子模拟计算的话题,成了金融领域不能提起的禁忌。没人知道经过如此长时间的研究,量子模拟计算机的研究已经到哪一步了,更没人知道天基拒止项目已经做到什么程度了。
全球科技最顶级的技术项目,就好像量子领域最出名的那只猫。
时间就在各种纠结中坚定不移的向前走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