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所有功课都是a+,有多厉害他还是知道的。
毕竟平时学习不止是有专业课,还有通识课。难度都还挺高的。
反正他很多通识课都没能拿到a+,当然他也没去上课就是了。
“不是,那你找我帮什么忙?总不能找我借钱吧?多少,你说个数。太多就算了,得符合咱们的交情。”乔喻一本正经的开始胡说八道。
余伟撇了撇嘴,然后默默的取下身上背的双肩包,然后从包里掏出一叠打印件递了给了乔喻。
“这是什么东西?”乔喻问了句。
“我这段时间陈教授合作完成的论文。他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还是建议我找你帮忙看看,有没有改进的空间。”
余伟解释了一句。
乔喻好奇的接过余伟递来的论文,第一时间看了眼标题——《利用模态谱流形与稀疏映射技术将素数上界间隔缩小到4》
看完,乔喻抬头看了眼余伟,下意识的问道:“这是你们了一个暑假就研究出来的?”
余伟摇了摇头,答道:“没有,你之前发表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研究了。
去年你又发了那篇将素数素数上界间隔缩小到6的论文。陈教授在代数几何课堂上用你的方法推导了一些命题。
我就跟他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然后我们一起合作,费了大概八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篇论文。”
乔喻点了点头,虽然还是觉得很神奇,但这么说他就能接受了。
虽然他已经把素数上界间隔缩小到了6,甚至缩小到4也是有办法的。但他当时懒得做这些。毕竟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后来直接证明了黎曼猜想,所以也没有继续在这块刷论文。没想到余伟竟然在燕北大学教授的帮助下,证明了这个问题。
余伟提到的陈教授乔喻也有印象,好像是叫陈哲论,之前也来找他探讨过相关的学术问题。毕竟都在燕北大学,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陈教授在上课的时候用我的方法给你们讲题?是讲什么东西的时候?”
乔喻一边快速看着论文一边问道。
对于一个能一边解题一边玩游戏的人来说,看论文顺便跟从余伟口中了解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完全不是问题。
他还真对教授直接用他的理论来讲课很好奇。
“当时是在讲代数簇,讲完教材上的东西之后,陈教授用你的模态密度函数pm(p)来刻画代数簇v在模态空间的稠密性。
证明了如果pm(p)>0对应的模态路径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