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也很难评价。
毕竟论文中模态公理体系等等一系列的全新概念,数学界许多人还没听说过。
但证明过程看着又像那么回事。这种感觉就很离奇。
不过陶轩之的发言解开了不少人的疑惑。
“这五天我认真的看过这篇论文,没有找到什么错误。当然……他引用了一些还没对外公布的新理论……”
说到这里,陶轩之沉默了片刻,因为他也觉得这个事情,有些不好评价,然后才继续说道:“巧的是,我前不久我应ann.math的邀请。审核了两篇论文,就是关于这个模态公理体系框架的。
据我所知这两篇论文的六位审稿人都给出了同意发表的意见。所以这两篇论文有很大概率会刊登在ann.math今年最后一刊上。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篇论文的论证过程没什么太大问题。包括他所引用的模态空间、路径存在性定理,以及模态密度函数映射定理。以及相关的转化过程。”
会议室内,众人的表情各异。
田言真跟袁正心表现得很平和,这么长时间已经能接受这个意外了。
至于其他人有困惑的,有惊讶的……
半晌后科学院的潘院士问了句:“嗯,虽然可能有些冒昧,但陶教授,我能问下,你知道你所说的那两篇论文,审稿人除了你之外还有谁吗?”
陶轩之点了点头,开口答道:“除我之外还有皮埃尔·德里尼教授、安德鲁·怀尔斯教授、理查德·泰勒教授、安德鲁·格兰维尔教授跟彼得·舒尔茨教授。”
有时候审稿人是不太乐意让人知道自己审核了某些稿件的。
但显然不包括这种情况。
事实上当这些审稿人愿意给一篇论文评语的时候,一般就意味着他们真不介意让外界知道他们就是审稿人。
于是,会议室内的大佬们再次无语了。
好家伙,五位菲尔兹奖得主,另一位虽然没拿菲尔兹奖,但拿了一枚菲尔兹银质奖章,还是历史上仅有的一枚。
这个审稿人阵容都认为另外两篇论文没问题的话,这让本来想质疑的人都干脆闭上了嘴巴。
又沉默了半晌后,袁正心轻咳了两声,说道:“张远堂教授,你觉得乔喻的这篇论文有什么瑕疵吗?”
这是一个很礼貌的提问。
毕竟最早针对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来是素数的最小间隔是否有限。
要知道2008年一群世界顶尖的数论专家专门在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开了一个会,讨论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