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皓轩当着百官的面,表演了一出兄弟情深。
甭管过去有什么恩怨,随着卫嘉瑞的死,一切都烟消云散。
眼前这一幕,一半是为了演给楚国旧臣看,一半是真情流露。
在起义之前,同为白莲教的高层,他们私交还是非常不错的。
就算偶尔有些矛盾,那也只是口舌之争。
在教主的调和之下,通常都是一顿酒的问题。
起义初期,更是肝胆相照。
一直到白莲圣国建立之后,因为各自的利益,才逐步分道扬镳。
“陛下,节哀!”
群臣齐声劝说道。
一些楚王旧部,眼泪更是哗啦啦的流了下来。
卫嘉瑞死了,现在他们不用担心皇帝猜忌他们心向旧主。
皇帝都带头表演,大家现在表现的越是深情,越能证明自己的忠义。
背楚投吴的心理障碍,此时也随风消散。
“礼部,按照王侯之礼,给楚王治丧。
先立一个衣冠冢,等到迎回了楚王遗体后,再进行下葬。
责令宫人准备好祭品,朕要亲自祭奠卫兄。”
傅皓轩当即下令道。
给死人礼遇,就是对活人的尊重。
大战在即,需要团结人心。
刚刚收编的楚王旧部,必须要给稳住了,不然后续的仗没法打。
“臣遵旨!”
礼部尚书胡宇哲当即回应道。
尽管他这种传统士大夫,对卫嘉瑞这种反贼头子没有任何好感,可到了义军队伍中混,就必须强行改变观念。
皇帝既然开了口,那么一应礼仪,半点儿也不能疏忽。
“陛下,伪朝正在厉兵秣马,秋收之后大战必然爆发。
我朝的准备,尚且不充分。
一旦打了起来,怕是会吃不小的亏。”
兵部尚书范修文忧心忡忡的奏报道。
吴国在继承楚国遗产的同时,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参加武昌会战的十万大军,就被官军给打残了,幸存者不过十之一二。
后面尹牧风靠收拢楚军溃兵,加上拿民夫充数,才勉强凑满了编制。
为了大局着想,傅皓轩选择了假装没看见。
这种事情,糊弄自己没问题。
拿出去糊弄敌人,那就要出大事。
收编过来的楚军,除了人数众多外,真实战斗力其实不怎么样。
主要是军心士气被官军打没了,纵使休整了几个月,依旧没有恢复过来。
带着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