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自己只需要每天过来一趟就可以了。甚至两三天过来一趟也没问题。李龙虽然不是专家,但很清楚改良盐碱地这种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现在的科研技术肯定比不过三四十年之后,想要研究清楚这片盐碱地具体情况,并且给出改良方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当然他有的时间去等。
回到县里,李龙直接去了收购站,收购站门口围着的七八个人看李龙过来以后都露出笑容。
李龙也认出来,这其中一大部分都是二道贩子。说实话,现在已经到了农忙季节,农民们都在地里忙活自己的庄稼,
而现在市场也已经允许了自由买卖,那些不甘心在地里刨食,或者本身在城市里没有正经工作的人,就干起了这个行当。
他们骑着自行车走村串队去收各种农副产品,然后转手再卖到县里的收购站,赚取差价。
这些人的本钱都不算多,能收一两张皮子,或者几百克的羊绒,又或者十来公斤的甘草就差不多了。
李龙这些天也摸索出来了,一个星期能碰上两三个三四个真正那种以采草药或者打猎为生的人就算是挺多的了。
毕竟本县是个农业大县,从事渔猎方面的人还是少,基本上都像以前的李龙那样,闲下来搞一搞,当个副业赚个零钱。
毕竟不管打猎还是捕鱼,都带着一些技术性,从事的人少,不保险。不像种地,你哪怕不会种,跟着别人照猫画虎也照样会有收获。
一上午时间,李龙收了一吉普车的东西拉回到大院子里去。
中午吃过饭,他没有着急去收购站,而是发动着了拖拉机把厢房里那些兔子皮羊皮,还有甘草等寻常药材装上赶往县里的皮革厂。
李龙现在也算皮革厂的老客户,门卫看到他之后直接放行。
春皮的价格比冬皮稍微低一点,皮革厂的技术人员看到李龙收的这些皮子质量参差不齐,倒也没多说什么。
他们现在也已经知道,李龙的这些皮子也是从各地收过来的,那质量肯定是不一样。
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按档次把这些皮子划等定价,让李龙签字去拿钱。李龙也没讲究什么,就这大半车的皮子,他赚的有二百多块钱。
还有一些收的水老鼠皮黄羊皮他留着是准备给赵辉的。
那些皮子的数量少一点,但是价格更高。
从收购站出来,李龙又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奔向药材公司。
药材公司和收购站是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采购点,所以零敲碎打的买卖是不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