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终于特励志地拿到了汉语言文学的自考本科文凭。
那是2000年,纸质媒介的繁荣还远没有到达顶峰的时代。
天荆日报旗下的《每日新报》,在当年元旦宣布创刊。
那时卓韦还不叫卓韦,叫韩彬江。
韩彬江凭借自己的神侃绝技,征服面试官,入职成为《每日新报》的一名文化线记者。
入职没多久,他就展示出对新闻信息优于常人的捕捉能力。
当时长影厂因为一些老员工的安置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自觉此事不简单的小韩,用江寒为笔名,写出了一篇《某影厂偷卖土地私建风景区》的新闻报道。
可还没等他得意完,长影厂领导的电话已经打到了报社,怒骂报社发表不实新闻,还怒气冲冲地说要起诉笔名叫江寒的记者。
报社领导一边压着几万头草泥马在内心奔腾而过的怒火,一边点头哈腰表示一定开除肇事记者。
结果,小韩的报道写完没多久,长影还特娘的真就卖了地。
而小韩也因此事,改名为石宇,继续奋笔写新闻。
2000年,姜闻导演并主演《鬼子来了》。
片子还没过审,就被送去戛纳参赛,最终还得了戛纳评委会大奖。
但因为题材敏感,导致这部在国际上得了大奖的国产电影,在国内却没能如期上映。
片子赚了吆喝,却没赚到钱,本来姜闻就已经够堵心了,小韩偏偏要让他堵上加堵。
兴奋的小韩童鞋,赶紧持笔写下《姜闻参拜某社为哪般》的新闻。
新闻发出后,瞬间在娱乐文化界炸了锅。
姜闻憋着不敢吭声,但他的朋友们却一个个拔刀相助。
舆论很快反转,事情越闹越大,这一次,《每日新报》彻底保不住小韩了。
小韩被炒鱿鱼时,同样是刚从报社离职的曾广明,却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
时任光线传媒总裁的王常田,想要办一份只写娱乐新闻的报纸,取名《bigstar》,找来了曾广明任主编。
说起来,曾广明也是个野人,刚当上总编的光明兄,就找来了韩彬江这块烫手山芋。
彼时的小韩,因为在媒体圈里混不下去,已经跑去了某广告公司任职,接到曾广明的出山电话,撂下挑子就去了京城。
同一时间,曾广明又经人介绍,认识了摄影师冯柯,这人曾是射箭运动员的小伙子,也是出了名的能打能拼。
当年刘晓沁在最当红时,因税务问题进了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