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脸上,巴掌似的,脑瓜子嗡嗡响。
下戏后,陆远麻溜地披上吴朗递来的外套,来到监视器后调出回放。
这场戏讲的是海藻第一次向小贝提出借钱。
小贝没当真,出于甜腻的爱情,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对方,表示我的就是你的,无需计较。
严格说来,这次的对话是两人感情悲剧的开始。
他的处理方式很简单,让表演尽可能地生活化,着重体现出两人的甜蜜。
为此,他甚至穿插了些自己和刘施施日常日常打闹的手段。
作为悲剧的开端,前期越甜,后期遭到背叛,便会越痛苦、越心碎。
这场爱情保卫战里,他毫无疑问是输家,输得彻彻底底,输得一败涂地。
当角色的力量无法抵抗命运所产生的后果时,便产生了悲剧。
陆远希望通过自己的演绎,观众能与小贝的心路历程产生共鸣,获得同情式的认同。
所谓的同情式认同,是指将自己投入一个陌生自我的审美情感。
观众可以在一种不完美的、较为寻常的主人公身上找到他们自己可能有的种种特征。
因而把主人公视为具有与自己同样的素质的人物而与他休戚相关。
换句话说,就是希望观众在小贝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后彻底带入,一起悲伤,嗯,一起被绿.
“这里有些不对。”滕华滔让画面暂停,指着李念被拽到腿上的片段。
“虽然及时挽救,但她眼睛刹那的躲闪,以及身子绷紧的变化太突兀。”
“情侣对这种日常把戏确实不应该那么敏感。”陆远点点头:“再来一条吧。”
“ok。”
“全场安静。”
“action!”
演员这个职业,就像清水捞面条。
饰演不同的角色,就像在面条上添加的各种佐料。
但是,作为合格的演员,他的面条本色是不变的,变的是能适合不同的佐料,即角色。
“嘶,啊”
陆远蜷在沙发上,脑海里回忆起这句话,端起杯子美滋滋地喝一口。
还是那间破旧狭窄的老屋,虽说不透风,但空调时好时坏的,压根不顶用。
郝坪端着茶杯,在他面前来回晃悠,嘴里时不时蹦出一句台词。
他做过六年的配音,台词功底极强,抑扬顿挫。
这人上戏毕业后去了闽省话剧院,最初是话剧演员来着。
那个年代,基本没人看话剧,也很少人排话剧。
于是他又跑回魔都,从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