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丹求长生的路子,虽说已弄死很多皇帝,但仍有人前赴后继。
这些道人惯会钻营,如今的朝堂局势,让他们又看到机会。
当今大宣朝皇帝,自年轻时便英明神武,掌控朝堂,做下不少大事,使得大宣朝国力蒸蒸日上,又因为开海,迎来更进一步的机会。
然而,人道变革已至,皇帝却已年迈。
但有能力的人,最怕的就是“不甘”。
不甘一生心血被毁,
不甘在舞台辉煌时落寞离开。
这,就是他们的机会。
当然,道人也没想着炼那些铅汞丸。
只需延年益寿,维持气血精力,对他们来说就已然足够。
这一炉丹,收集了不少天灵地宝,已持续炼制三月。
只需满百日之数,便可炼出“地髓散”。
这是当年“河上公”传下的方子。
他们好不容易才凑足了灵材。
就在这时,宫观檐角悬挂的镇魔铜铃,忽然无风自鸣。
三清殿内的小道童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
老君神像前供奉的“都天五雷符”,竟骤然龟裂!
这可是当年张道陵传下,一直是上清宫镇宫之宝。
而外面炼丹道人,同样心神震荡,口中齐齐喷血。
上清宫的另一个宝贝,便是这口丹炉。
传说也是老子当年传下,虽说事实并非如此,也是口宝炉。
炼制丹药时,不仅成功率高,也效果惊人。
而此时,道士们惊恐的发现,这口宝炉竟嗡嗡颤动。
孔壁渗出黑水,一炉宝丹彻底报废。
“是谁?!”
为首的白须老道猛然起身,满脸气急败坏。
还没等他找出原因,便看到远处天空布满血光。
老道浑身一僵,迅速掐指推演,随即喃喃道:“糟了。”
“师尊,那是什么?”旁边道人连忙询问。
“那是‘赤眚’!”
老道咬牙道:“《汉书·五行志》载:赤眚属火,主兵戈、血疫。”
“那边怕是出了事,鸣钟,开坛!”
……
洛阳城内,城隍庙。
哗啦啦!
庙中判官泥塑,忽然漆皮剥落,缝隙渗出血渍。
而正殿的“鉴察善恶”匾额,也轰然坠落。
呼~
周围陡然阴风四起,隐藏在房梁上的纸钱,也密密麻麻如雪片洒落。
洛阳城气运衰微,民生凋敝,城隍庙香火也不旺盛。
即便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