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曜微微点头:“那就调许贡入京任光禄大夫,吴郡太守一职.”
他的目光在堂下众人身上扫过,最终停在了袁绍身上:
“逢纪足智多谋,在袁公麾下多年也积累了不少治政经验,劳苦功高,不若就由他来接任吴郡郡长一职,袁公以为如何?”
袁绍微微一愣,没想到苏曜这么快就开始拆他的人了。
这郡长可不比太守,只有治权没有军权,把他的心腹谋臣放到这遥远的吴地,那他们之间再想联系就难上加难了。
但袁绍转念一想,如今自己已入朝为官,逢纪留在身边反而容易引起苏曜猜忌,倒不如顺水推舟,既表忠心,又能让逢纪在地方上积累资历。
于是,袁绍拱手笑道:“大将军慧眼如炬,元图确有此才,必不负所托!“
苏曜满意点头:“好!即日起,逢纪为吴郡郡长,即刻赴任。“
他又看皇甫嵩:“子义此番平定丹阳和吴郡有功,干脆就让他留任江东,都督江东四郡(吴郡、丹阳、会稽、豫章),统辖驻军,整编卫所,打击豪强和山越,配合新政推行,老将军以为如何?”
皇甫嵩闻言愣了一下,他细一思量,发现这一安排可谓精妙,不似一时起义。
逢纪作为袁绍旧部,在江东毫无根基,必须仰仗朝廷支持,而太史慈作为苏曜心腹,手握兵权,既能震慑当地豪强,又可监督逢纪施政,确保江东稳定。
皇甫嵩抱拳:“大将军安排甚妥,末将这就命人准备大都督府行文。”
“好了,既然这边事了,那我也该准备回京了。孙策那边计划不变,给交州刺史和交趾太守发文,让当地配合行动,务求功成,收复日南。”
(本章完)